(总第196期-线上)全国高校教师“设计赋能乡村振兴”高研班通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二〇二二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鼓励高校教师积极参与设计下乡,帮助教师将碎片化的乡村振兴设计实践体系化、理论化,高质量开展设计赋能乡村振兴教学实践,提高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创新实践的学术价值,借鉴兄弟院校成功经验;同时,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未来设计师NCDA大赛的特别活动--全国高校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创新案例征集,帮助教师以“乡村振兴”为主题开展教学创新,未来设计师NCDA大赛组委会在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湖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山东大学、东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高校资深专家的支持下,举办全国高校“设计赋能乡村振兴”高研班(线上)。
一、研讨背景
     民族要复兴 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对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总体部署。《政府工作报告》、《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都为进一步乡村振兴问题提出了战略性的实施部署。
    高校积极响应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推动现代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纷纷实施乡村振兴、设计扶贫计划,坚持乡村设计用数据、用体验说话,进行乡野调查,一些社会设计师也认识到设计作品对于乡村实际来说既是“雪中送炭”又是“锦上添花”,呼吁高校和社会设计师更多去关注乡村设计的创新和实际意义。其中,高校设计类院系依托学校优势学科、联合兄弟院校,深耕乡村设计,建立富有乡镇特色的乡村设计学系统,为实施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贡献了学科力量;当下,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的重要引擎和新的增长点。在推动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许多设计院校针对乡村现存问题,从大数据思维出发,将数字技术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以数字创意赋能乡村振兴,为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新兴技术的活力。
未来设计师NCDA在同类赛事中较早设立“乡村振兴”赛道,得到"学习强国"平台和民政部下属"智惠乡村志愿服务中心"的大力支持。2019年以来先后为江西省寻乌县、于都县、全南县、吉安市青原区,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内蒙古自治区科右中旗等单位举办了乡村振兴赛事,得到师生们的积极响应,每届大赛均能征集到数万件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作品。这些设计实践活动需要理论化,系统化,以提高学术价值。
二、主办单位:未来设计师ž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组委会(NCDA)、工业和信息化人才测评服务中心(NACG)。
三、参加对象:高校教师、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 
四、研讨时间:2022 年10月28日至 2022 年 11月 10日,共42学时,线上直播。
五、课程价值
汇聚全国高校设计教育领域精英,探讨设计赋能乡村振兴的理论与实践;
更新传统设计的理念、思维和方法,把握设计赋能乡村振兴的学术前沿;
启迪艺术设计教师乡村振兴意识,传播乡村设计新理念新途径和新方法;
配合设计下乡和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赛事,总结设计赋能乡村振兴的案例;
分享新设计赋能乡村振兴研究成果,交流设计赋能乡建的创新教学经验;
提高设计师资的创新教学能力,提升设计师资专业教学和服务设计水平。
六、研讨目标
1.高校教师设计赋能乡村振兴高级研修班主要是根据乡村振兴的国家发展战略和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战略举措,帮助高校艺术设计学科负责人、教学管理干部、骨干教师和研究生,及时更新新时代的艺术设计科研、教研”观念,了解国内外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发展的动向,熟悉国内外艺术设计与教育关于设计赋能乡村振兴研究的新思维和新方法。
2.研讨适应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工作的方案,帮助有关高校设计学科(专业)、课程负责人、骨干教师更新传统新设计、新思维和新方法教学的观念,结合未来设计师NCDA大赛、未来设计师ž全国艺术设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和“设计的力量——全国高校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创新案例”的征稿出版,提高教师与未来设计师设计赋能乡村振兴的设计服务、设计科研和设计教研能力。
七、结业证书:教育部有关单位颁发的骨干证书(42学时)。
八、学术研修课程讲题授课专家、时间
时间
讲题
讲座专家
10月28日
(周五)
“乡村设计学”的理论建构
邹其昌: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双聘教授、设计学博导,同济大学长聘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及其传承创新研究》首席专家。中华美学学会理事,教育部、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研究工程(“马工程”)重大课题《中国美学史》编写组核心专家。完成或承担国家级项目、省部级项目等多项,发表美学设计学研究论文8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作4部,古籍整理4部,译著3部,主编《设计学研究》(大型设计学理论研究丛刊)5部)、《上海设计文化发展报告》(年度系列)等。
10月29日
(周六)
非主流设计与乡村建设
段胜峰: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作品获首届中国美术奖及全国美展金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014年至今,在重庆酉阳、石柱等12区县开展“设计介入精准扶贫”教学实践,成效显著,人民日报专题进行报道。项目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推广,成果入选工信部精准扶贫专题十大优秀案例并获“设计扶贫爱心奖”。
10月30 日
(周日)
设计改变乡村:后工业时代的新生活方式探索
 
王震亚:山东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工业设计十佳设计教育工作者(2019)、山东省教学名师、山大首届“我最喜爱的老师”。曾获国家教学成果奖盒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各一项,主持《人人爱设计》等3门国家级一流精品课程,主讲慕课5门。选课人数超过百万。
10月31日
(周一)
舐犊 反哺 共生一建筑与艺术设计类专业传统村落国际研习基地创建与共享
 
董莉莉: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国际注册创业指导师(ICEI),国家课程思政教学名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优秀青年建筑师、重庆市巾帼建功标兵,亚洲园林协会乡村振兴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建筑学会地下空间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可持续设计研究,获得各类教学竞赛与设计竞赛奖励近50项。
11月1日
(周二)
基于地格的乡村振兴设计
 
周武忠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导,上海交大创新设计中心主任,旅游与景观研究所所长。原上海交大设计系主任,兼任国际设计科学学会(ISDS)主席,住建部国家风景园林专家,民革中央人资环委员,上海市政协委员,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副会长兼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分会会长,中国花卉协会花文化分会会长,江苏省旅游学会创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专家。
11月2日
(周三)
非遗设计与
乡村振兴
何人可:湖南大学教授、博导、原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计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特邀副会长、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工业设计学科教学委员会主任委员、中意设计创新中心(湖南)主任、湖南省工业设计协会主席、全国工业设计十佳教育工作者,首批万人计划“国家教学名师”(2014)。
11月 3 日
(周四)
数字创意赋能
乡村振兴的未来
 
孙守迁: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设计学学科学位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计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院校设计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创新设计产业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兼工业设计分会常务副主任、浙江省设计智能与数字创意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数字创意智能技术与装备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新时代乡村研究院未来乡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光华设计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
11月4日(周五)
基于地域设计资源的乡村振兴
程建新: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导,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前院长,上海市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特邀副会长、中国高校科学与艺术创意联盟副理事长、上海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上海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上海室内装饰行业协会副会长、上海首饰设计协会副会长。
11月5日
(周六)
“设计立县”计划、策略与实施
丁伟: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前院长,木马设计创始人,设计立县计划推动者,上海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上海创意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上海青年创意人才协会副会长、上海交互设计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首位同时荣获联合国教科文创意新锐奖、德国红点奖、IF设计奖的设计师。 
11月6日
(周日)
“赋能与共创——服务设计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思路与系统策略
张鑫:张鑫  博士,东华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高级室内设计师,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协会秘书长,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评委专家,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智库专家,中国室内装饰协会(CIDA)专业会员。代表性著作《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设计作品曾受到新华社、人民网、中国新闻网、上海电视台等国内媒体报道。
11月7日
(周一)
人工智能助力乡村设计的普及
范凯熹: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导、教学督导。原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常务副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香港)设计师协会理事、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理事、上海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上海包装技术协会设计专委会副主任、上海科学艺术学会理事、上海都市工业设计国家级孵化器总工程师。
11月8日
(周二)
设计服务乡村振兴国家级一流社会实践课程建设
于学斌:沈阳工业大学副教授,国家级一流社会实践课程负责人, 辽宁省教学名师,全国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先进个人,获德国 IF 奖 2 项,中国好设计奖 1 项,省优秀教材奖1项,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1 项,校级教学成果奖 7项。
11月 9日
(周三)
乡村设计美育的历史、理论与实践
乔国玲:广东财经大学教授,高级环境艺术设计师、策展人,态度女性公益展览发起人,主持省市级教研科研项目8项。曾获中国陈设艺术设计大赛金奖、银奖,戛迪杯陈设艺术设计邀请赛银奖,指导学生获得近二百多项大奖;发表论文作品30余篇,十三五规划国家级和省部级教材4本。
11月10日(周 四)
1.高校“乡村设计”新专业新课程建设的内容与方法
2.交流与答疑
范凯熹
授课日期:2022年10月28日——11月10日(双休日照常安排讲座,直播后第二天可看回放);
1)周一至周五晚上19:30至21:30
2)周六、周日上午9:00至11:00
注:如个别专家临时调整讲课顺序,请以会务组通知为准。
九、增值服务
1、赠送课程:每位老师免费获赠一门往期点播课程(多个主题任选)+工信部双师证书;
2、赠案例集:每位教师免费获赠一本《设计的力量 -- 全国高校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创新案例》,未来设计师NCDA组委会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11月底会务组统一邮寄。
3、高研班结束后,主办方将提供服务设计的相关教学和科研文献资料。
十、研讨费:¥2980/人(含研讨费、证书费),6 人报名可享7人听课及证书。 
研讨费委托“上海易训网络科技信息中心”代收并开具正式发票。请在开班前转账至以下账户,培训期间可拿到电子发票,汇款请注明“学校名称”-“班次”-“姓名”。账号如下:
单位名称:上海易训网络科技信息中心
账号: 31001600802050025992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天钥桥路支行
十一、报名咨询与联系方式
联系人:涂老师:手机/微信 17821798398、18917545109 ,QQ 123020693 或 2565834598;
1、在线报名 http://www.nacg.org.cn/service/szpx/reg ;
2、缴纳费用;
3、获得培训账号及网址;
4、开始在线听课、互动,或点播回放;
5、结束课程后两周,撰写完成一份研修报告或研修心得,即可获得证书;
注:请参研院校和教师提前与研讨组电话沟通确认。
Copyright 2020 NACG.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电话:021-51097968

沪ICP备11049416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4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