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未来设计师大赛组委会与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办公室,中国图片社,半月谈新媒体中心,民政部直管智惠乡村志愿服务中心合作,发起“我为乡村做设计“志愿服务、“新国潮·青春范”“我为可持续做设计”主题活动三个活动。2023年教创赛中更是增设了设计+乡村振兴,设计+可持续发展,设计+国潮·非遗的案例赛道,教师可将符合以上三个方向的创新案例投稿参赛,鼓励老师们开展设计+的教学创新。
为帮助高校老师开展“设计+”教学创新,教学实践,分享兄弟院校在以上领域的经验,更好地参加未来设计师NCDA大赛“我为乡村做设计”“我为可持续做设计”“新国潮·青春范”活动,更好地参加未来设计师教创赛“案例赛道”竞赛。应老师们的建议,组委会开设复合型的“农遗非遗可持续设计赋能乡村振兴高研班”,帮助大家理清思路、更新知识,提升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对“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设计+乡村振兴”观念的认识和融合设计能力。
一、主办单位:
l 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组委会(NCDA)
l 未来设计师·全国艺术设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组委会
l 工业和信息化人才测评服务中心(NACG)
l 民政部直管智惠乡村志愿服务中心乡村文化专项办
二、课程价值:
1. 知识更新
Ø 汇聚全国高校设计教育领域的创新教学精英,探讨农遗非遗+可持续设计+乡村振兴;
Ø 更新传统设计的理念、思维和方法,把握农遗非遗+可持续设计+乡村振兴的学术前沿;
2. 教学创新
Ø 启迪艺术设计教师的创新教学意识,传授设计教育新理念新思维和新方法;
Ø 分享农遗非遗+可持续设计+乡村振兴的研究成果,交流艺术设计教师的创新教学经验;
Ø 提高艺术设计师资的创新教学能力,提升高校艺术设计类师资专业教学水平。
3. 积极备赛
Ø 配合艺术设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赛事,分析农遗非遗+可持续设计+乡村振兴的经验案例;
三、研讨对象:
全国高校相关专业教师
四、研修时间:
2023年4月11日至 2023年5月11日(每周二、四晚上 19:30-21:30,周六、日上午9:00—11:30,共15—16 次课,总计 45—48 学时)。
五、研讨目标:
1.高校教师农遗非遗+可持续设计+乡村振兴高级研修班主要是根据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和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战略举措,帮助高校艺术设计学科负责人、教学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及时更新新时代的艺术设计与乡村振兴与农业强国建设的观念,了解国内外农遗非遗+可持续设计+乡村振兴发展的动向,熟悉国内外可持续设计研究的新思维、新模式和新方法。
2. 研讨适应农遗非遗+可持续设计+乡村振兴工作的方案,帮助有关高校设计学科(专业)、课程负责人、骨干教师确立农遗非遗+可持续设计+乡村振兴教学的观念,结合第十一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以及第二届全国艺术设计类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乡村振兴、非遗和可持续设计三个相关赛道,提高教师与未来设计师的设计科研和设计教研能力。
3.通过教师的研修,整理并疏通不同高校教师个人学术和教学发展的思路,思考如何介入“双一流” 高校建设工程的实施路径,研究探讨和本人学术发展相一致的农遗非遗+可持续设计+乡村振兴方向与课题设 计,提高自身适应农遗非遗+可持续设计+乡村振兴教学和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艺术设计教学创新水平。
六、研讨方式:线上直播
七、研讨证书:
参训教师可同时获得:
1)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属中心双师证书
2)民政部直管智惠乡村志愿服务中心证书
八、日程与专家:
日期
|
讲题
|
讲座专家
|
4月11日(周二)
|
农业文化遗产与社会设计
|
王天祥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博导、四川美院艺术教育学院院长、四川美院艺术与乡村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教育部艺术学理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乡村创意专委会副会长、西部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重庆市美术家协会理事等。
|
4月13日(周四)
|
面向乡村的在地性设计思考
|
吴琼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导,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教育部长江奖励计划青年学者,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实践专家委员会委员,清华清尚智慧场景创新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数据与智能创新设计研究所所长等。
|
4月15日(周六)
|
农遗非遗可持续设计的意义与新思维、新路径和新方法
|
范凯熹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导,上海设计学院原常务副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香港)设计师协会理事、国家社科基金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专家等。
|
4月16日(周日)
|
可持续设计中的重塑与集成
|
丁蔚
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艺术与科技实践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2018阿根廷G20峰会国礼设计师、人民网“人民+”文创系列签约设计师等。
|
4月18日(周二)
|
乡关何处?艺术乡建之我见
|
李超德
苏州大学卓越人才特聘教授、博导,苏州大学博物馆馆长、设计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带头人、教育部高校美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原院长、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等。
|
4月20日(周四)
|
基于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在地性规划设计实践
|
董莉莉
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优秀青年建筑师、重庆市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土建水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
|
4月22日(周六)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与探索
|
高春明
研究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上海艺术研究所原所长、《上海艺术家》杂志社主编、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等。
|
4月23日(周日)
|
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转化———以海南为例
|
唐丽春
海南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导,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艺术专业分委会专家;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联盟副主席,国际设计岛专家。日本兵库教育大学、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访问学者等。
|
4月25日(周二)
|
地域文化与数字文化创新
|
季铁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设计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非遗文创联盟秘书长,“数字文化创意智能设计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等。
|
4月27日(周四)
|
乡愁记忆的设计实践与哲学思考
|
刘晓东
东华大学教授、博导、上海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MFA)副秘书长,东华大学水彩研究院负责人,文化部文化产业创业创意人才库成员等。
|
4月29日(周六)
|
中国乡村设计的主体间性与价值判断
|
吴文治
博士,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环境设计系主任,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研究院研究员、UGD全国联合毕业设计共同发起人等。
|
5月4日(周四)
|
艺术振兴乡村路径研究
|
陈炯
博士,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元宇宙未来社区工作委员会 主任、北京设计学会艺术设计乡村专委会 主任、“艺乡建”创始人等。
|
5月6日(周六)
|
在后农业文明的语境中探索艺术乡建的发展与未来
|
方李莉
博士后、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艺术人类研究所所长、博导,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英国杜伦大学高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等。
|
5月7日(周日)
|
乡村文明建构与民族美育——活态文化视野中的民族美育实践
|
乔晓光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博导、非遗研究中心原主任,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委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剪纸研究中心主任等。
|
5月9日(周二)
|
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的维度与路径
|
黄宗贤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学术院长、教授、博导、艺术研究院院长,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博导,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美术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校美术专业教指委委员,高校美术教育学会 常务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等。
|
5月11日(周四)
|
农遗非遗内容资产的数字转译与GDAI生成式设计
|
范凯熹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导,上海设计学院原常务副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香港)设计师协会理事、国家社科基金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专家等。
|
注:如因授课专家临时有事可能会适当调整授课时间,内容不变,研修教师也可观看回放录像。
九、增值服务
1、主办方将提供相关科研文献和教学资料
2、参训教师可获赠往期“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可持续设计”、“国潮·非遗”三个高研班的任一课程的点播权益。
十、研讨费
十、研讨费
¥2980 /人(含研讨费、证书费),培训费委托“上海易训网络科技信息中心”代收并开具发票。费用需在开班前转账至以下账户,会议期间可拿到电子发票,汇款请注明“学校名称”-“姓名”,方便联系。账号如下:
单位名称:上海易训网络科技信息中心
账号: 31001600802050025992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天钥桥路支行
十一、联系方式与报名流程
联系人:
涂老师:手机/微信 17821798398、18917545109 ,QQ 123020693 或 2565834598 )
报名流程:
1. 在线报名 http://www.nacg.org.cn/service/szpx/reg ,获得研修账号及网址;
2. 开始在线研修或回放研修;
3. 结束课程后,即可获得证书;
注:请参研院校和教师提前与研讨组电话沟通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