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是2002年6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的一所省属公办专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也是江苏省教育厅和上海铁路局共建的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坐落在钟灵毓秀、虎踞龙盘的古都南京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其前身是创建于1941年的南京特别市立第一职业中学。自1941年秋创建以来,她先后经历南京特别市立第一职业学校、南京市立第一职业学校、南京市立商业学校、南京市财经学校、轻工业部南京工业会计统计学校等时期,见证了新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1955年起更名为南京铁路运输学校,长期隶属铁道部管理。2004年学院成建制由铁道部上海铁路局划转江苏省教育厅管理。2007年8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决定原苏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并入我院。建校67年来,学院培养了数万名专门人才,为我国轨道交通行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院占地202亩,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5000人。现有教职工306名,专任教师146名,其中正、副教授41人,具有高级讲师、高级政工师、讲师和实验师等高、中级职称的教学、管理人员100余名。
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多功能办学。现设有运输管理系、自动控制系(筹建轨道信号系)、通信工程系、财经贸易系(筹建旅游管理系)、计算机科学系(筹建艺术设计系)和基础部、继续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开设旅游管理(英、日)、通信技术、营销策划与商务管理、自动控制、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涉外会计、国际物流管理、城市交通运输管理、轨道交通运输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楼宇自动化技术、工业电气自动化、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涉外饭店管理、企业信息管理、国际商务、软件工程、广告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等23个三年制高职专业(方向)以及网络与通信工程、电子信息技术、移动通信、铁道信号、导游与酒店管理、涉外会计、交通运输与管理、自动控制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11个五年制高职专业。中等职业教育开设铁道运输、铁道信号、光纤通信、计算机应用、铁道工程、城市轨道交通、铁道客运服务等9个专业。 学院本部现设有8系2部1院,即运输管理系、自动控制系、通信工程系、财经贸易系、计算机科学系、旅游系、艺术系、铁道动力与工程系、基础部、国际合作部、继续教育学院。学院新建、改造8个校内实训中心,拥有各类实验、实训室68个和1个电气化铁道练功场,建有校外实训基地100多个,设有铁路特有工种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和通用工种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图书馆藏书(含电子图书)总计100多万册。
学院教学及实训设施先进,为学生学习、实践创造了良好条件。现有60座语音教室2个,多媒体教室15个,计算机房12个,网络机房、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机房各1个,计算机保有量近千台;拥有光通信系统、程控交换、光缆接续、综合布线、电子电工技术、单片机、可编程控制器(PLC)和会计电算化等数十个先进的实训室以及双向闭路电视、摄录像编辑、VCD制作、外语教学调频广播及电视转播等系统;图书馆藏书20.2万册。由我院教师自行设计、总长109米的运输、信号、通信综合实训模拟沙盘系统,具有全国铁路的一流水平。
学院国际交流和合作不断加强。70年代初,为越南培训铁路专业实习生。改革开放以来,先后接待了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伊朗和日本等10多个国家职教考察团的参观、访问,学院也多次派人赴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日本等国学习。进入新世纪,学院把国际合作办学作为突出教学特色、强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2001年开始,学院每年聘请外籍教师从事英语、日语教学;近年来,学院积极引进国外教学体系、教育理念,先后与加拿大戴尔特国际商学院和美国饭店协会教育学院合作举办涉外工商管理、商务管理、旅游管理和国际酒店管理4个专业,并开展“剑桥国际英语”培训。
学院注重素质教育,积极探索“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建校63年来,学院培养、培训了数万名高、中等专业技术人才,毕业生遍及全国各地,为促进铁路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当前,在“十六大”和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的鼓舞下,学院上下正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只争朝夕的创业精神,秉承优良传统,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为把年轻的学院办成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能力和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省内前列、国内知名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而努力奋斗。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现位于苏州市苏站路42号,2008年暑期将整体搬入苏州市相城教育组团。新校区位于美丽的阳澄湖畔,占地895.94亩,规划建筑面积28.5万平方米,2008年秋季将形成近7000人办学规模。位于苏州市中心的三元坊校区占地24亩,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0年。1950年5月,上海铁路管理局在上海市新疆路南林里(现上海市海宁路1132弄26号)创办铁路管理局业务干部学校(简称铁路干部学校)。1953年12月,铁路业务干部学校搬迁至苏州市金狮东河沿5号,改称为上海铁路管理局职工学校。1958年9月,改称为上海铁路管理局技工学校。1962年8月,根据铁道部的命令,决定撤消技工学校,成立上海铁路总局机车司机学校(后称为苏州铁路司机学校)。1979年4月,铁道部决定将学校调整为中等专业学校,隶属铁道部由上海铁路局管理,初期校名为苏州铁路技术学校,1983年10月,改称为苏州铁路机械学校。2004年4月,学校整体移交给江苏省管理。同年5月,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学校改称为苏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机电分院)。2007年8月,江苏省政府决定苏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合并,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
苏州校区教学设施先进,行政楼、图文馆、教学楼、系(部)实训楼为校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办公、教学和实训的环境。校区拥有千兆计算机校园网,覆盖各教学、管理部门,配有两套闭路电视系统,可同时播出八套节目。拥有现代化多媒体教室、专业电化教室,电工电子、力学、金相、基础实验室,配套齐全。柴油机综合试验台、机车模拟仿真、电力机车、空调客车、高电压、数控等实验实习室、实习演练场、实习工厂,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创造了广阔的舞台。校区图书馆藏书、电子读物达18万余册,建有电子阅览室,为校区师生提供数字化的服务。
苏州校区坚持办学有特色、专业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办学方向,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模式。校区现有高职专业16个、中职专业9个,在校学生已达6500人。50多年来,苏州校区已为铁路和地方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毕业生在铁路和地方深受欢迎和好评。
苏州校区始终重视提高教学质量,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和实践课程改革,推行学分制,实行多证制,全面实施计算机、英语、电工、制冷工等各种工种的考级考证工作。不断加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根据学生的个性与特点制定教学计划,授课内容侧重于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
苏州校区始终重视加强专业建设,紧密结合社会进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发校本课程,推进课程改革,更新教学设备,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全面提升校区的专业建设水平。“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被评为江苏省五年制高职教育示范专业,电气系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被批准为省级课改实验点,数控技术实训基地为省级实训基地。苏州校区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理论素质强、专业技能高的教师队伍,其中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43人,中级职称81人;具有研究生学历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和“双师型”教师有近百名。
两校合并后,学院行业优势鲜明,专业优势互补,服务能力增强,服务空间拓展,办学规模扩大,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占地面积达到2200余亩,教职工总数达到650人,在校生人数近12000人。学院新校区规划建筑面积近60万平方米,核定办学规模18000人。在“理论与实践并重、品德与技能俱佳、个性与创新突出”目标的指导下,校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正以高度饱满的热情,奋发有为的精神,紧抓机遇,加速发展,努力
学院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服务全体学生、服务轨道交通行业、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宗旨,围绕“根基在行业、特色在铁路、质量是生命、创新是动力”的办学思路,积极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开放办校和特色强校”的发展战略,坚持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并举,融学历教育、岗位培训、技能鉴定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立足华东、面向全国,依托轨道交通行业,面向现代服务业,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先后与加拿大戴尔特国际商学院合作办学,与日本福冈成蹊学园、西日本工业大学、英国黑斯廷斯艺术与技术学院以及韩国铁道大学签订协议,开展合作办学和交流。
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不断加强校企合作,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联合20多家企业(站段)发起成立校企合作发展委员会,与多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办学协议。2005年以来,学院招生规模稳步增长,高考招生录取分数线逐年提高,新生报到率逐年增长,就业质量逐年提高